6月20日,記者隨2013年廣西環(huán)保世紀行采訪團走入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(zhèn)新國村古選屯,只見人工濕地內美人蕉競相怒放,污水處理池下游清凌凌的池塘臨風泛起片片漣漪,稻田里部分禾苗正開始抽穗。
當地村民回憶,過去由于垃圾亂倒、污水橫流,導致屯里部分農田被丟荒了幾年,“農村廁所糞尿、洗衣洗澡水、廚房等家庭排水,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稻田,富營養(yǎng)化嚴重,造成稻禾瘋長不抽穗!
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,古選屯興建了全縣第一座村級氧化污水處理池,于去年4月投入使用。如今,屯里70%農戶家中的化糞池及洗滌排水口通過地埋管道接通污水處理池;污水進入集水池,再到格柵池去除懸浮物后,進入厭氧池進行水解、酸化處理、殺滅病原菌,進入生態(tài)保溫棚利用水生觀賞植物過濾水質;最后,人工濕地利用美人蕉、萬年青等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作用,去除污水中的營養(yǎng)物質,經過凈化處理后的水可直接用于灌溉農田。村民王偉寧告訴記者:“我們平常的污水經過處理再排放出來,就不臭了,過去被丟荒的水田現在又能種了!